简体中文

公司讯息

不断坚持改变创新

CHMER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能力是用智能工厂与世界连接。

公司讯息

首页::最新消息公司讯息砸钱研发耕耘 3 成高毛利收割

砸钱研发耕耘 3 成高毛利收割

2005/06/06


「怎么可能 !? 庆鸿竟然做的出来?」六年前当庆鸿机电研发出国内第一台CNC( Computer Numberical Control,数值 )线切割机时,同业闻讯都从椅子上跳了起来,直呼不可能。

在过去,台湾的金属切削工具机,尤其是结合 CNC 控制器( 可加强机械自动化程度和整体性能,达到无人化作业 )的数控产品,都仰赖瑞士、日本等先进国家进口,来弥补高阶技术的不足,但庆鸿机电却靠着卓越的研发能力,改变了国内工具机的生态。对研发的坚持,让庆机电取得关键技术,拉大与同业之间的差距,并创造五年每股税后盈余平均五元以上的亮丽成绩;更让台在全世界成为仅次于瑞士、日本,第三个量产 CNC 线切割机的地区。

「你可以想象吗?庆鸿机电不管景气好坏,每年都砸钱做研发,不停从日本买最先进的机器拆解研究,买到日本公司都开始有戒心,故意把关键零件拔掉。」和庆鸿机电生意来往近三十年,提供四、五十家工具机公司滑轨零件的基准科技负责人陈舜庭,道出庆鸿机电和其他同业最大的竞争分野。

陈舜庭指出,大家现在都看到业绩光鲜的一面,但谁能想到,早在八十年代,庆鸿机电就花了上亿元投入研发,专注在蹲马步的功夫,换算起来年投入的金额是公司获利的 10% 以上。即使到今天为止,庆鸿机电仍坚持每年至少提拨营收二%以上金额投入新技术的开发,相较部分同业吝于花费而只接受 OEM( 代工制造 )订单,庆鸿机电的大手笔显得突出。

「这不像小公司应有的格局。」竞争对手徕通科技总经理梁瑞芳对记者的询问,言谈中不禁露出赞叹。民国八十年初期梁瑞芳曾在工研院服务,负责扶持国内工具机产业的技术升级,当时庆鸿机电对技术的汲汲营营,和对研发人才的重视,让他印象深刻。庆鸿机电这几年的确已迈向技术独立自主,更进一步成为台湾业内的标准,梁瑞芳坦承,现在的庆鸿机电是个「可敬的对手」。

经营优势:市占率达九成,毛利率三成以上

一手打造庆鸿机电研发优势的灵魂人物,就是庆鸿机电董事长王武雄。民国六十四年的愚人节,王武雄凭着二十万元的资本创立庆鸿机电,从成立以来就始终将公司定位在技术的领先者。庆鸿机电国外部襄理,同时也是王武雄的长子王陈鸿指出,从小到大父亲就灌输他要当技术的老大,不能当老二,否则只能跟着别人的屁股走,也因此,王陈鸿毕业后的第一份学习单位就在研发部。

王武雄对技术研发的执着,让庆鸿机电业绩开始开花结果。民国八十九年,受惠 CNC 线切割机在国内市占率高达九成,庆鸿机电的毛利率跃升为三五%,民国九十年更一举突破四○%,至去年财报出炉,尽管竞争对手急起直追,庆鸿机电的营收仍然突破十亿元关卡,不但毛利率坚守三成以上,税前净利率更以二三%的亮丽表现,超越股票上市的工具机大厂东台两倍以上。

为什么要如此专注在研发?这跟庆鸿机电所处的产业环境有关,由于过去台湾的模具商( 庆鸿机电的下游 )几乎仰赖从国外进口工具机,然而由于价格不菲,往往影响到这些模对外报价缺乏竞争力。

如今庆鸿机电自行研发出核心技术,对这些模具商犹如一场及时雨,不但机械价位比进口货低廉,而且尔后的维修成本也节省很多,对庆鸿而言,掌握此关键技术更意味掌握另一个稳定获利来源,「我们一推出马上就可以赚钱,因为下游厂商都抢着要,」财务长蔡志清点出庆鸿机电成立三十年来未曾赔钱的秘诀。

虽然庆鸿机电的技术能力蒸蒸日上,却也引发同业眼红,频频挖角。十年前,庆鸿机电领先群伦推出 CNC 放电加工机,但研发和业务大将却被高薪挖走,接着 CNC 线切割机问世,而同业又是磨刀霍霍,接连带走几员核心人物。

稳定关键:利用员工入股、内部创业留住人才

为了防止对手藉由挖角轻易取得庆鸿机电研发成果,王武雄痛定思痛,将庆鸿机电部分业务分离出去,分别成立舜鹏、鸿友、硕鸿等关系企业,除了增加升迁管道外,还让员工入股二O%,藉由内部创业,核心技术主管已交织成紧密的命运共同体。

虽然成立子公司解决了人才归属的问题,但鱼与熊掌,却无法兼得,由于庆鸿机电和各关系企业往来频繁,造成财报上的关系人交易金额屡屡居高不下,以去年财报来看,关系人销货比率高达六六%,进货比率心有三二%,而这也是庆鸿机电自九十二年一月登录兴柜以来,频频遭到主管机关质疑而无法转上市柜的原因。

「上市柜不是我们的营运重点,追求技术自主才是我们的目标,」王武雄斩钉截铁的表示。由于庆鸿机电大股东合计持股将近九成,且近五年来负债比率低于三O%,上市筹资的急迫性和必要性的确不高;如何抢夺原有瑞士、日本大厂在台湾、欧美市场的地盘,以及摆脱中国在低阶产品廉价竞的威胁,才是庆鸿机电三十年辛苦栽培的技术树苗,能否持续茁壮繁衍、年年孕育获利果实的关键。

文 张弘昌
数据源:商业周刊 2005.5.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