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體中文

公司訊息

不斷堅持改變創新

CHMER數位化轉型的關鍵能力是用智能工廠與世界連接。

公司訊息

首頁::最新消息公司訊息砸錢研發耕耘 3 成高毛利收割

砸錢研發耕耘 3 成高毛利收割

2005/06/06


「怎麼可能 !? 慶鴻竟然做的出來?」六年前當慶鴻機電研發出國內第一台CNC( Computer Numberical Control,數值 )線切割機時,同業聞訊都從椅子上跳了起來,直呼不可能。

在過去,台灣的金屬切削工具機,尤其是結合 CNC 控制器( 可加強機械自動化程度和整體性能,達到無人化作業 )的數控產品,都仰賴瑞士、日本等先進國家進口,來彌補高階技術的不足,但慶鴻機電卻靠著卓越的研發能力,改變了國內工具機的生態。對研發的堅持,讓慶機電取得關鍵技術,拉大與同業之間的差距,並創造五年每股稅後盈餘平均五元以上的亮麗成績;更讓台在全世界成為僅次於瑞士、日本,第三個量產 CNC 線切割機的地區。

「你可以想像嗎?慶鴻機電不管景氣好壞,每年都砸錢做研發,不停從日本買最先進的機器拆解研究,買到日本公司都開始有戒心,故意把關鍵零件拔掉。」和慶鴻機電生意來往近三十年,提供四、五十家工具機公司滑軌零件的基準科技負責人陳舜庭,道出慶鴻機電和其他同業最大的競爭分野。

陳舜庭指出,大家現在都看到業績光鮮的一面,但誰能想到,早在八十年代,慶鴻機電就花了上億元投入研發,專注在蹲馬步的功夫,換算起來年投入的金額是公司獲利的 10% 以上。即使到今天為止,慶鴻機電仍堅持每年至少提撥營收二%以上金額投入新技術的開發,相較部分同業吝於花費而只接受 OEM( 代工製造 )訂單,慶鴻機電的大手筆顯得突出。

「這不像小公司應有的格局。」競爭對手徠通科技總經理梁瑞芳對記者的詢問,言談中不禁露出讚嘆。民國八十年初期梁瑞芳曾在工研院服務,負責扶持國內工具機產業的技術升級,當時慶鴻機電對技術的汲汲營營,和對研發人才的重視,讓他印象深刻。慶鴻機電這幾年的確已邁向技術獨立自主,更進一步成為台灣業內的標準,梁瑞芳坦承,現在的慶鴻機電是個「可敬的對手」。

經營優勢:市占率達九成,毛利率三成以上

一手打造慶鴻機電研發優勢的靈魂人物,就是慶鴻機電董事長王武雄。民國六十四年的愚人節,王武雄憑著二十萬元的資本創立慶鴻機電,從成立以來就始終將公司定位在技術的領先者。慶鴻機電國外部襄理,同時也是王武雄的長子王陳鴻指出,從小到大父親就灌輸他要當技術的老大,不能當老二,否則只能跟著別人的屁股走,也因此,王陳鴻畢業後的第一份學習單位就在研發部。

王武雄對技術研發的執著,讓慶鴻機電業績開始開花結果。民國八十九年,受惠 CNC 線切割機在國內市占率高達九成,慶鴻機電的毛利率躍升為三五%,民國九十年更一舉突破四○%,至去年財報出爐,儘管競爭對手急起直追,慶鴻機電的營收仍然突破十億元關卡,不但毛利率堅守三成以上,稅前淨利率更以二三%的亮麗表現,超越股票上市的工具機大廠東台兩倍以上。

為什麼要如此專注在研發?這跟慶鴻機電所處的產業環境有關,由於過去台灣的模具商( 慶鴻機電的下游 )幾乎仰賴從國外進口工具機,然而由於價格不菲,往往影響到這些模對外報價缺乏競爭力。

如今慶鴻機電自行研發出核心技術,對這些模具商猶如一場及時雨,不但機械價位比進口貨低廉,而且爾後的維修成本也節省很多,對慶鴻而言,掌握此關鍵技術更意味掌握另一個穩定獲利來源,「我們一推出馬上就可以賺錢,因為下游廠商都搶著要,」財務長蔡志清點出慶鴻機電成立三十年來未曾賠錢的秘訣。

雖然慶鴻機電的技術能力蒸蒸日上,卻也引發同業眼紅,頻頻挖角。十年前,慶鴻機電領先群倫推出 CNC 放電加工機,但研發和業務大將卻被高薪挖走,接著 CNC 線切割機問世,而同業又是磨刀霍霍,接連帶走幾員核心人物。

穩定關鍵:利用員工入股、內部創業留住人才

為了防止對手藉由挖角輕易取得慶鴻機電研發成果,王武雄痛定思痛,將慶鴻機電部分業務分離出去,分別成立舜鵬、鴻友、碩鴻等關係企業,除了增加升遷管道外,還讓員工入股二O%,藉由內部創業,核心技術主管已交織成緊密的命運共同體。

雖然成立子公司解決了人才歸屬的問題,但魚與熊掌,卻無法兼得,由於慶鴻機電和各關係企業往來頻繁,造成財報上的關係人交易金額屢屢居高不下,以去年財報來看,關係人銷貨比率高達六六%,進貨比率心有三二%,而這也是慶鴻機電自九十二年一月登錄興櫃以來,頻頻遭到主管機關質疑而無法轉上市櫃的原因。

「上市櫃不是我們的營運重點,追求技術自主才是我們的目標,」王武雄斬釘截鐵的表示。由於慶鴻機電大股東合計持股將近九成,且近五年來負債比率低於三O%,上市籌資的急迫性和必要性的確不高;如何搶奪原有瑞士、日本大廠在台灣、歐美市場的地盤,以及擺脫中國在低階產品廉價競的威脅,才是慶鴻機電三十年辛苦栽培的技術樹苗,能否持續茁壯繁衍、年年孕育獲利果實的關鍵。

文 張弘昌
資料來源:商業周刊 2005.5.16